读山海经十三首·其十二

读山海经十三首·其十二朗读

鸱鴸见城邑,其国有放士。

念彼怀王世,当时数来止。

青丘有奇鸟,自言独见尔;

本为迷者生,不以喻君子。

译文

鸱鴸出现在城里,国内便有放逐士。

想那楚国怀王时,此鸟必定常飞至。

青丘之山有奇鸟,独自出现人不知。

本来就为迷者生,不必晓喻贤君子。

注释

鸱鴸(chīzhū):鸟名。见(xiàn):出现。

怀王:楚怀王,战国末期楚国君主。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。

  此诗用《山海经》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,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,其内涵具显隐两重。从表层看,含义颇为明确,古今学者多有解说。大致而言,是采《南山经》所记述的鸱鴸、灌灌故事:柜山“有鸟焉,其状如鸱而人手,其音如痹,其名曰鴸,其鸣自号也,见则其县多放士”;青丘之山“有鸟焉,其状如鸠,其音若呵,名曰灌灌,佩之不惑”,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,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,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,疏放忠良,不重正士。此层含义,感慨极深,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,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“入国而不存其士,则亡国矣……非士无以虑国,缓贤忘士,而能以其国存者,未曾有也”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,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“雷同毁异,物恶其上,妙算者谓迷,直道者云妄。坦至公而无猜,卒蒙耻以受谤,虽怀琼而握兰,徒芳洁而谁亮”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。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,可以发现,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,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。具体而言,此诗在引用《山海经》传说时,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,借“鸱鴸”之语言符号,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,在命义上,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《述酒》有异曲同工之处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 ...

陶渊明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蜀学擅天下,马王先得名。

簧如巧言语,於道盖小成。

()

朝鞍早过凤楼西,雨浥轻尘未有泥。

颁宴百壶人共醉,演纶双笔客同携。

()

逃吴辞楚无家住。解宝剑赠津父。十年间隶越鞭荆,怒卷秋江潮雨。

想空城组练三千,白马素车回去。又逡巡月上波平,暮色在烟光紫处。

()

天公知君有此画,要遣题诗与当价。故令欲雪还弄晴,尽日神机不容暇。

毫端自出右丞维,孙郎一见欣得之。写真命意两俱盛,我今落笔胡能奇。

()

伏事三茅过一生,痴心不望羽车迎。

旧时手种黄龙子,今解升云入太清。

()
薛青萍

卜居白下傍烟霞,送别情怀乱似麻。何日游踪重北上,并门犹有旧时家。

()